停不住的流徙:评《涉过歧流》
不断的流徙,这或许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处境。
——东来,《涉过歧流》创作谈
东来长篇小说《涉过歧流》发表于《当代》2025年1期。《当代》首发的长篇小说还是比较倾向于年轻作者的,本书的作者东来本名华梦羽,1990年生于江西景德镇。从事过媒体和广告行业,现为自由职业。已出版小说集《大河深处》《奇迹之年》,另有作品发表于《花城》《小说界》《湘江文艺》《特区文学》等刊。2019年中篇小说《逃离热岛》获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,2022年小说集《奇迹之年》获pageone文学赏首赏。
《涉过歧流》的创意来自于两个网络热点,一个是“小镇做题家”,另一个是多年前很火的真人秀节目《变形记》——没错,就是那个诞生了王境泽“真香”名场面的节目。
本书的主人公也具有这样的双重身份,他既是出生在偏僻农村燕子窠的“小镇做题家”,又是虚构的真人秀节目《遥远的生活》选中的主角之一。如果是他的命运一半来自于燕子窠,那么另一半就来自于《遥远的生活》。
主人公没有名字,只有“我”这个代词。“我”出生于偏僻农村燕子窠,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,娶了一位只有三岁智商的老婆菊妹。初中的时候,“我”遇见一位代课老师,聊了很多。她叫月龙,一直梦想永远离开山村。“我”被真人秀节目编导组选中,作为农村组少年中的一员,和一位城市孩子互换生活一个月。“我”因此得以在斯城两名大学教授家中体验生活,窥见了富人世界的一角。而城市孩子杨克森,则在燕子窠体验了穷人生活。杨克森是个天才少年,聪明异常,平时喜欢捣鼓化学实验,不爱社交。他的父母担心他自闭,才于是他参加节目,体验不同的生活。节目播出后,两人都获得了社会关注,尤其是杨克森,作为天才少年,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。对于“我”来说,能上电视,已经非常幸运了,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
“我”成绩不错,考上了重点高中,并且得到了免除学费的待遇,学校对“我”的生活费也有一定补助。父亲在附近工地打工,不慎从高楼跌落,当场死亡。没人为“我”主持公道,尸体很快火化,只拿到了很少的赔偿。失去了父亲,智力残疾的菊妹还生了孩子,“我”努力维持了两个星期的生活,还是向命运妥协,将菊妹卖给了同村的光棍,从此和故乡切割干净,独自生活。“我”的经历引起了编导组的兴趣,他们制作了另一期节目,报道了“我”的悲惨遭遇。杨克森的父母看到了节目,决定收养“我”。“我”得以正式成为杨家的孩子,住进了大城市。
杨克森十四岁就考上大学,可谓前途无量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,杨克森在实验室操作失误,引起大火,烧毁了半边脸,一年后,在半夜跳楼自杀了。杨克森的父母痛苦万分,认为“我”是灾星,害死了父亲,又害死了哥哥,从此对“我”不冷不热,让“我”住在高中宿舍里。“我”考上大学,他们支付了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,从此不管不问。“我”度过了艰难的求学生涯,全靠打工和奖学金维持生活。
毕业后,“我”进入一家制造化妆品的企业工作,谈起了恋爱,并且准备结婚。“我”没有向未婚妻坦白自己的过去,带她去见养父母,谎称是亲生父母。编导组的人又找来了,他们想要拍摄十五年前那些交换生活的少年现在的境况。“我”拒绝了,编导组就找到了杨克森的父母,得知杨克森早已去世。杨克森的父母在摄像机前把“我”描绘成一个自私、阴险、心机很深的人。网络上掀起了一场针对“我”的“网暴”。未婚妻发现了事实真相,她认为这是巨大的欺骗,她和父母无法容忍,婚礼取消。
事情平息后,“我”辞去工作,远赴北京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在被派到香港工作期间,“我”遇见了月龙老师。此时,他们都已经远离了山村,在大城市有了新生活。
但我的生活不算幸福,婚姻泡汤,多年的积蓄损失一空,还欠下了债。月龙老师建议我回老家看看。“我”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县城、小镇,那里的模样早已大大改变了。“我”回到燕子窠,却发现村子早已搬迁,只留下残垣断壁。菊妹和我的亲生妹妹也不知去向,村子里只有一个老太婆。我在老太婆家住了一夜,帮她修了房子,第二天就离开了,从此再也没有回头望的必要,人生只剩下前进的单行道。
这部小说还是很有诚意的,讲述“我”从十四岁直到三十岁的故事,故事结构合理,情节也能吸引人。但缺点也不少,首先是感情描写过于简单,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比如“我”的父亲意外身亡,作者对“我”丧父的心情描写很少,而且把后事写的非常简单,好像有意让这个段落迅速结束一样。杨克森自杀身亡,对“我”的养父母的感情描写也停留在表面,只从侧面很少地描写了养母痛苦得精神异常的表现。当然,做为第一人称的小说,描写旁人的心理世界确实需要极强的笔力。但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作者太年轻,没有亲身经历失去至亲的痛苦,如何能写好呢?
其次是叙事节奏缓慢、拖沓,有大量插叙,安排了一些次要人物,但这些人物形象不够立体,只是作为推动“我”命运的关键节点,工具人属性明显。
第三是文笔略显干涩,语句不够凝练,有些部分故作深沉,却暴露了作者生活阅历不足的缺陷。
不过,我对结局还是比较满意的。作者遵循了人物性格的发展方向,没有强行安排团圆结局,也没有故意把人物写得很悲惨。从故事情节来说,“我”的运气算是极好了,从竞争激烈的县城高中跳到了大城市的私立中学,高考难度瞬间降低了许多。还成为了知名教授的儿子,这一点也让“我”后来的生活更加顺利。他对未婚妻隐瞒身世,这是个定时炸弹,早晚要爆炸,后果必然是毁了“我”努力得来的一切,这个情节也是合理的。
故事的最后,我离开故乡,开启新的生活,后来的故事,就留给读者去想象了。
评论
发表评论